国产成人小午夜视频在线观看_日本中文字幕在线观看_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老_国产亚洲精品无码夜夜嗨AV_亚洲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_无码精品亚洲日韩中文字幕_无码人妻一区二区精品视频

打大豆打飛機”,能讓美國在貿易戰(zhàn)中讓步嗎?【重慶火鍋底料批發(fā)在哪】

2018-03-26 19:58 concernfood

最近,中美貿易戰(zhàn)大幕拉開。在2018年中國發(fā)展高層論壇上,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理事長樓繼偉表態(tài),“我覺得中國商務部給出的措施還是比較軟的……如果我要在政府,我可能先打大豆,然后打汽車,然后打飛機。”網上一片叫好之聲,支持者認為中國是美國大豆和飛機的大買家,打這兩樣才打到美國的痛處。

要點速讀

  • 1抵制美國大豆,中國遭受的損失可能超過美國。
  • 2打大豆,打飛機,拋美債的建議,在某種程度上都是基于一個假設——美國人忍受痛苦的能力更差,會先“求饒”。
  • 3貿易問題不要政治化,解除貿易壁壘的承諾,不是讓步,而是進步。但有些地方該不讓就不讓,以斗爭求團結,則團結存;以妥協(xié)求團結,則團結亡。

“打大豆打飛機”,威懾力可能沒有想象的那么大

為何有人覺得中國目前的反擊措施比較弱?那是因為美國總統(tǒng)特朗普22日簽署總統(tǒng)備忘錄,表示將對約60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產品加征關稅后,中國商務部雖然宣布擬對30億美元的美國產品加征關稅,但反制清單中并未包括大豆、波音飛機等美國的大宗出口產品。

有人認為,中國是美國大豆和飛機的大買家,大豆和民航飛機兩項占到美國對華出口總額的1/4。如果中國不再購買波音飛機,美國可能會流失18萬就業(yè)崗位。僅對大豆一項下達禁令,就可能造成密西西比州和密蘇里州流失10%的就業(yè)崗位。

打蛇打七寸,打大豆和飛機,才能對美國產生威懾力。

貿易戰(zhàn)是一種特殊的戰(zhàn)爭,雙方誰都不可能毫發(fā)無傷,一項措施要有足夠的震懾力,前提是自己的損失遠小于對方。打大豆,中國的損失一定比美國小嗎?恐怕不一定。

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劉鋒算過一筆賬,2016-2017年,中國進口美國大豆3417萬噸(約占總進口量37%),總價值137億美元;進口巴西大豆約3820萬噸,總價值155億美元。

巴西大豆單價比美國大豆高4.21美元/噸,假設將美國大豆年進口量的三分之一,也就是1127萬噸轉由巴西進口,中方每年多開支約4700萬美元。美國會因此減少大豆出口45.40億美元。看似我們的損失要遠小于對美國造成的損害,但事情并沒有那么簡單。

因為進口大豆除了直接消費和榨油,還能產生一種非常有價值的副產品——豆粕。豆粕富含蛋白質,是養(yǎng)殖業(yè)的重要飼料。如養(yǎng)雞飼料若使用豆粕,則5周即可成熟;但如果采用傳統(tǒng)飼料,長成的時間跨度則需半年。這意味著如果用傳統(tǒng)飼料養(yǎng)殖,存欄量需要提升3倍,才能滿足現在的需求。

更重要的是,豆粕目前已經成為國內生豬養(yǎng)殖業(yè)的重要飼料,一旦因為貿易戰(zhàn)反制措施,中國進口大豆價格上升,極有可能傳導至豬肉價格進而推升我國通脹水平,使得本就在防風險與穩(wěn)增長之間求平衡的貨幣政策陷入更加艱難的境地。(第一財經)

這一點美方看得更透。美國商務部長羅斯在接受專訪時指出,大豆是中國飲食的重要組成部分,是中國人重要的蛋白質來源。中國不買美國大豆,也要找巴西、阿根廷等大豆生產國,還要付高價,才能讓這些國家從放棄傳統(tǒng)客戶,改為中國生產大豆。

這就會讓中國增加成本,同時又為美國的大豆生產商打開了新的市場。他認為,中國打大豆,短時間美國會有損失,但最終不會有很大的凈損失。抵制美國大豆,恐怕不像環(huán)球時報說的那樣,“中國很容易做到”。

美國和巴西分別處于南北半球,種植和收獲時間不同,供應有季節(jié)差,相互替代性較差美國和巴西分別處于南北半球,種植和收獲時間不同,供應有季節(jié)差,相互替代性較差

還有分析人士指出,打飛機也面臨類似的困境,客機全球波音和空客兩家獨大,不買波音買空客,但如果空客富余的產能有限,原先空客的客戶又會跑到波音去買飛機,波音的凈損失可能也不會很大?,F在美國就業(yè)形勢良好,打貿易戰(zhàn)的底氣很足。

2017年12月,美國非農就業(yè)增加14.8萬個,為連續(xù)第87個月就業(yè)增長2017年12月,美國非農就業(yè)增加14.8萬個,為連續(xù)第87個月就業(yè)增長

打美國的大企業(yè)和金融業(yè),中國也要承受不小的損失

還有學者認為,美國此次準備增加懲罰性關稅的產品,多是制造業(yè)產品,這些是中國具有比較優(yōu)勢的產業(yè)。中國的反擊不應該針對美國的農業(yè)——農業(yè)在美國經濟和就業(yè)中早已經無足輕重,應該有針對性的打擊美國的大企業(yè)和金融業(yè)。

比如對美國在華的大企業(yè)實施特別懲罰(征收特別關稅或對其在華經營實施限制),也可以考慮停止購買,甚至大規(guī)模拋售美國國債,加快其利率抬升速度和美元貶值的速度。

如果采取這些措施,中國的損失也顯而易見。在華的美國大企業(yè),對華態(tài)度一般比較友好,如果將其作為人質,很可能讓他們轉變對華態(tài)度。更何況這些企業(yè)雇傭大量中國員工,和中國企業(yè)合作密切,懲罰他們,是間接懲罰本國企業(yè)。

至于甩賣美國國債,美方亦有評估。有美國官員指出,美債是全球公認的優(yōu)質債券,拋售美國國債,中國也沒有更好的資產可買,拋售的國債還可能被別國低價收購;如果拋售美債導致美元貶值,反過來或將削弱中國商品在海外的競爭力。

實際上,中國對美貿易有巨額順差,打貿易戰(zhàn)并沒有太多的選擇。無論是打大豆,打飛機還是拋美債的建議,某種程度上都是基于一個假設——美國人忍受痛苦的能力更差,會先“求饒”。但如果這一次中美貿易現狀需要改變,成為美國人的共識,美國人變得更能忍受貿易戰(zhàn)的痛苦了呢?如果換個總統(tǒng),依然要求中國尊重知識產權,追求更公平的貿易條件呢?

貿易摩擦不是戰(zhàn)爭,貿易問題不要政治化

也許有人會說,這是中美兩國的國運之戰(zhàn),貿易戰(zhàn)就是比誰先受不了,無論如何中國人都要扛下去。但事實上,目前中美貿易戰(zhàn)只是烏云壓城,并沒有完全開打。

國際貿易和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中心總裁梅林德指出,美國總統(tǒng)特朗普雖然簽署備忘錄,要對進口的中國商品加征關稅,但加稅產品的清單要15天后才公布,此后再有30天的公開意見咨詢期。美國可在這期間與中國就科技轉讓和知識產權保護等癥結進行談判,他估計夏季之前,美國不會開始對進口的中國商品加征關稅。

而中方只是擬對約值30億美元的進口美國產品加征關稅,并表示希望美國懸崖勒馬。在國際貿易和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中心執(zhí)行董事成帥華看來,“雙方都沒有真的要打對方,先讓子彈飛一會兒。”

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國際及公共事務學院院長杰諾也很樂觀,“我不認為新冷戰(zhàn)爆發(fā)了,在全球化經濟里,中美經濟互動越來越頻密,有激烈貿易摩擦不足為奇。”

那該如何管控貿易摩擦,阻止其升級為貿易戰(zhàn)呢?龍永圖的觀點非常有啟示意義,“我們一直講,貿易就是貿易,不要用政治攙和,一把國際經濟、國際貿易的問題政治化,就不好處理了,就沒有客觀標準了,因為政治是各個國家各說各話,貿易規(guī)則、國際經濟規(guī)則那是確定的、是客觀存在的,一是一,二就是二……”(2016年)

龍永圖龍永圖

這意味著貿易摩擦最好不要政治化,應交給專業(yè)的人來處理。也許有人會說,交給專業(yè)的人,萬一讓步了怎么辦?

首先,貿易談判本就需要雙方互相妥協(xié),互相讓步,不可能只滿足一方的要求。

其次,讓步也不一定是錯的。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,當時不少人都說,“中國加入世貿組織,做出了很大的讓步”。但經濟學家薛兆豐認為,這種解除貿易壁壘的承諾,不是讓步,而是進步。

從結果上看,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后,經濟飛速發(fā)展,一躍成為世界第二,也證明了“讓步”的正確。

現在,美國基于“301調查”的結果,以貿易不公平,不尊重知識產權(包括以脅迫的方式獲取美國的技術)等為由,準備對中國實施懲罰性關稅。如果中國作為現有關稅(非關稅)壁壘較高的一方,能主動降低關稅、減少非關稅壁壘,減少對國企的補貼,更好地保護知識產權,擴大開放,不僅能緩解貿易摩擦,也有利于中國企業(yè)優(yōu)勝劣汰,提高經濟效益。

有的地方讓步,有的地方則可以不讓步。有學者指出,“美國衰落并行中國崛起”的焦慮是美國政界、學術界和主流媒體的共識。盡管中方在不同場合下都作出改善中美貿易逆差的承諾,顯示了中國的坦誠與合作,但中國的努力并沒有改變特朗普對華貿易報復的決心。在美國中期選舉前,特朗普簽署備忘錄,才是將貿易問題政治化。

特朗普簽署備忘錄后曾表示,美中貿易逆差已"失控",中國必須盡快將對美貿易順差削減1000億美元。實際上,中美貿易逆差的責任不完全在中國,不僅是中國學者的共識,不少美國學者也同意。

諾貝爾經濟學得主克魯格曼即認為,美國的貿易逆差,很大一部分是統(tǒng)計原因。中國出口的很多產品,實際上是把其他地方的零部件組裝起來,iPhone既是典型例證,它是“中國制造”,但中國的勞動力和資本僅占最終價格的百分之幾。此外,中國的貿易順差已經開始下降,美國的失業(yè)率也在降低。他認為,貿易逆差不是2018年應該重點解決的問題。

面對讓中方單方面承擔縮減貿易順差責任的無理要求,中方就不該讓步。

當然,貿易戰(zhàn)從來都是“殺敵一千,自損八百”,而且勝負難料,最終也免不了通過談判解決問題。不過,以斗爭求團結,則團結存;以妥協(xié)求團結,則團結亡。對待即將到來的貿易戰(zhàn),中方一方面要做好打的準備,另一方面也要利用好現有的國際多邊貿易規(guī)則,牽制美國,減輕自身壓力。最近,中美貿易戰(zhàn)大幕拉開。在2018年中國發(fā)展高層論壇上,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理事長樓繼偉表態(tài),“我覺得中國商務部給出的措施還是比較軟的……如果我要在政府,我可能先打大豆,然后打汽車,然后打飛機。”網上一片叫好之聲,支持者認為中國是美國大豆和飛機的大買家,打這兩樣才打到美國的痛處。

要點速讀

  • 1抵制美國大豆,中國遭受的損失可能超過美國。
  • 2打大豆,打飛機,拋美債的建議,在某種程度上都是基于一個假設——美國人忍受痛苦的能力更差,會先“求饒”。
  • 3貿易問題不要政治化,解除貿易壁壘的承諾,不是讓步,而是進步。但有些地方該不讓就不讓,以斗爭求團結,則團結存;以妥協(xié)求團結,則團結亡。

“打大豆打飛機”,威懾力可能沒有想象的那么大

為何有人覺得中國目前的反擊措施比較弱?那是因為美國總統(tǒng)特朗普22日簽署總統(tǒng)備忘錄,表示將對約60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產品加征關稅后,中國商務部雖然宣布擬對30億美元的美國產品加征關稅,但反制清單中并未包括大豆、波音飛機等美國的大宗出口產品。

有人認為,中國是美國大豆和飛機的大買家,大豆和民航飛機兩項占到美國對華出口總額的1/4。如果中國不再購買波音飛機,美國可能會流失18萬就業(yè)崗位。僅對大豆一項下達禁令,就可能造成密西西比州和密蘇里州流失10%的就業(yè)崗位。

打蛇打七寸,打大豆和飛機,才能對美國產生威懾力。

貿易戰(zhàn)是一種特殊的戰(zhàn)爭,雙方誰都不可能毫發(fā)無傷,一項措施要有足夠的震懾力,前提是自己的損失遠小于對方。打大豆,中國的損失一定比美國小嗎?恐怕不一定。

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劉鋒算過一筆賬,2016-2017年,中國進口美國大豆3417萬噸(約占總進口量37%),總價值137億美元;進口巴西大豆約3820萬噸,總價值155億美元。

巴西大豆單價比美國大豆高4.21美元/噸,假設將美國大豆年進口量的三分之一,也就是1127萬噸轉由巴西進口,中方每年多開支約4700萬美元。美國會因此減少大豆出口45.40億美元。看似我們的損失要遠小于對美國造成的損害,但事情并沒有那么簡單。

因為進口大豆除了直接消費和榨油,還能產生一種非常有價值的副產品——豆粕。豆粕富含蛋白質,是養(yǎng)殖業(yè)的重要飼料。如養(yǎng)雞飼料若使用豆粕,則5周即可成熟;但如果采用傳統(tǒng)飼料,長成的時間跨度則需半年。這意味著如果用傳統(tǒng)飼料養(yǎng)殖,存欄量需要提升3倍,才能滿足現在的需求。

更重要的是,豆粕目前已經成為國內生豬養(yǎng)殖業(yè)的重要飼料,一旦因為貿易戰(zhàn)反制措施,中國進口大豆價格上升,極有可能傳導至豬肉價格進而推升我國通脹水平,使得本就在防風險與穩(wěn)增長之間求平衡的貨幣政策陷入更加艱難的境地。(第一財經)

這一點美方看得更透。美國商務部長羅斯在接受專訪時指出,大豆是中國飲食的重要組成部分,是中國人重要的蛋白質來源。中國不買美國大豆,也要找巴西、阿根廷等大豆生產國,還要付高價,才能讓這些國家從放棄傳統(tǒng)客戶,改為中國生產大豆。

這就會讓中國增加成本,同時又為美國的大豆生產商打開了新的市場。他認為,中國打大豆,短時間美國會有損失,但最終不會有很大的凈損失。抵制美國大豆,恐怕不像環(huán)球時報說的那樣,“中國很容易做到”。

美國和巴西分別處于南北半球,種植和收獲時間不同,供應有季節(jié)差,相互替代性較差美國和巴西分別處于南北半球,種植和收獲時間不同,供應有季節(jié)差,相互替代性較差

還有分析人士指出,打飛機也面臨類似的困境,客機全球波音和空客兩家獨大,不買波音買空客,但如果空客富余的產能有限,原先空客的客戶又會跑到波音去買飛機,波音的凈損失可能也不會很大。現在美國就業(yè)形勢良好,打貿易戰(zhàn)的底氣很足。

2017年12月,美國非農就業(yè)增加14.8萬個,為連續(xù)第87個月就業(yè)增長2017年12月,美國非農就業(yè)增加14.8萬個,為連續(xù)第87個月就業(yè)增長

打美國的大企業(yè)和金融業(yè),中國也要承受不小的損失

還有學者認為,美國此次準備增加懲罰性關稅的產品,多是制造業(yè)產品,這些是中國具有比較優(yōu)勢的產業(yè)。中國的反擊不應該針對美國的農業(yè)——農業(yè)在美國經濟和就業(yè)中早已經無足輕重,應該有針對性的打擊美國的大企業(yè)和金融業(yè)。

比如對美國在華的大企業(yè)實施特別懲罰(征收特別關稅或對其在華經營實施限制),也可以考慮停止購買,甚至大規(guī)模拋售美國國債,加快其利率抬升速度和美元貶值的速度。

如果采取這些措施,中國的損失也顯而易見。在華的美國大企業(yè),對華態(tài)度一般比較友好,如果將其作為人質,很可能讓他們轉變對華態(tài)度。更何況這些企業(yè)雇傭大量中國員工,和中國企業(yè)合作密切,懲罰他們,是間接懲罰本國企業(yè)。

至于甩賣美國國債,美方亦有評估。有美國官員指出,美債是全球公認的優(yōu)質債券,拋售美國國債,中國也沒有更好的資產可買,拋售的國債還可能被別國低價收購;如果拋售美債導致美元貶值,反過來或將削弱中國商品在海外的競爭力。

實際上,中國對美貿易有巨額順差,打貿易戰(zhàn)并沒有太多的選擇。無論是打大豆,打飛機還是拋美債的建議,某種程度上都是基于一個假設——美國人忍受痛苦的能力更差,會先“求饒”。但如果這一次中美貿易現狀需要改變,成為美國人的共識,美國人變得更能忍受貿易戰(zhàn)的痛苦了呢?如果換個總統(tǒng),依然要求中國尊重知識產權,追求更公平的貿易條件呢?

貿易摩擦不是戰(zhàn)爭,貿易問題不要政治化

也許有人會說,這是中美兩國的國運之戰(zhàn),貿易戰(zhàn)就是比誰先受不了,無論如何中國人都要扛下去。但事實上,目前中美貿易戰(zhàn)只是烏云壓城,并沒有完全開打。

國際貿易和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中心總裁梅林德指出,美國總統(tǒng)特朗普雖然簽署備忘錄,要對進口的中國商品加征關稅,但加稅產品的清單要15天后才公布,此后再有30天的公開意見咨詢期。美國可在這期間與中國就科技轉讓和知識產權保護等癥結進行談判,他估計夏季之前,美國不會開始對進口的中國商品加征關稅。

而中方只是擬對約值30億美元的進口美國產品加征關稅,并表示希望美國懸崖勒馬。在國際貿易和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中心執(zhí)行董事成帥華看來,“雙方都沒有真的要打對方,先讓子彈飛一會兒。”

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國際及公共事務學院院長杰諾也很樂觀,“我不認為新冷戰(zhàn)爆發(fā)了,在全球化經濟里,中美經濟互動越來越頻密,有激烈貿易摩擦不足為奇。”

那該如何管控貿易摩擦,阻止其升級為貿易戰(zhàn)呢?龍永圖的觀點非常有啟示意義,“我們一直講,貿易就是貿易,不要用政治攙和,一把國際經濟、國際貿易的問題政治化,就不好處理了,就沒有客觀標準了,因為政治是各個國家各說各話,貿易規(guī)則、國際經濟規(guī)則那是確定的、是客觀存在的,一是一,二就是二……”(2016年)

龍永圖龍永圖

這意味著貿易摩擦最好不要政治化,應交給專業(yè)的人來處理。也許有人會說,交給專業(yè)的人,萬一讓步了怎么辦?

首先,貿易談判本就需要雙方互相妥協(xié),互相讓步,不可能只滿足一方的要求。

其次,讓步也不一定是錯的。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,當時不少人都說,“中國加入世貿組織,做出了很大的讓步”。但經濟學家薛兆豐認為,這種解除貿易壁壘的承諾,不是讓步,而是進步。

從結果上看,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后,經濟飛速發(fā)展,一躍成為世界第二,也證明了“讓步”的正確。

現在,美國基于“301調查”的結果,以貿易不公平,不尊重知識產權(包括以脅迫的方式獲取美國的技術)等為由,準備對中國實施懲罰性關稅。如果中國作為現有關稅(非關稅)壁壘較高的一方,能主動降低關稅、減少非關稅壁壘,減少對國企的補貼,更好地保護知識產權,擴大開放,不僅能緩解貿易摩擦,也有利于中國企業(yè)優(yōu)勝劣汰,提高經濟效益。

有的地方讓步,有的地方則可以不讓步。有學者指出,“美國衰落并行中國崛起”的焦慮是美國政界、學術界和主流媒體的共識。盡管中方在不同場合下都作出改善中美貿易逆差的承諾,顯示了中國的坦誠與合作,但中國的努力并沒有改變特朗普對華貿易報復的決心。在美國中期選舉前,特朗普簽署備忘錄,才是將貿易問題政治化。

特朗普簽署備忘錄后曾表示,美中貿易逆差已"失控",中國必須盡快將對美貿易順差削減1000億美元。實際上,中美貿易逆差的責任不完全在中國,不僅是中國學者的共識,不少美國學者也同意。

諾貝爾經濟學得主克魯格曼即認為,美國的貿易逆差,很大一部分是統(tǒng)計原因。中國出口的很多產品,實際上是把其他地方的零部件組裝起來,iPhone既是典型例證,它是“中國制造”,但中國的勞動力和資本僅占最終價格的百分之幾。此外,中國的貿易順差已經開始下降,美國的失業(yè)率也在降低。他認為,貿易逆差不是2018年應該重點解決的問題。

面對讓中方單方面承擔縮減貿易順差責任的無理要求,中方就不該讓步。

當然,貿易戰(zhàn)從來都是“殺敵一千,自損八百”,而且勝負難料,最終也免不了通過談判解決問題。不過,以斗爭求團結,則團結存;以妥協(xié)求團結,則團結亡。對待即將到來的貿易戰(zhàn),中方一方面要做好打的準備,另一方面也要利用好現有的國際多邊貿易規(guī)則,牽制美國,減輕自身壓力。

轉自:http://view.news.qq.com/original/intouchtoday/n4199.html